“北京躺”要不得 这样的姿式最健康

“北京躺”又称“北京瘫”,描述的是一种坐姿,形容一个人没坐相,用北京话解释就是:“从椅子上出溜下去”。这个词源于艺人大张伟在一期电视节目中的展示:“身子跟椅背儿呈一个120度角,拿肚子当电脑桌!”

这个不雅的坐姿不知何时随着葛优的一张旧剧照火遍网络,成为今夏表情包中的“爆款”。

有人说“北京躺”虽然姿势不雅,但是真舒服,让人好想马上躺一躺。真是这样吗?小编利用午休时间特意保持此姿势长达30分钟......之后发现自己很难坐起来,有种腰要废了的赶脚。

肿么会这样?

原来“北京躺”这个姿势是腰悬空,背靠着椅子,腰部没有东西支撑。没有腰部肌肉的发力收缩来维持,脊椎就会向后突,形成一个驼背的角度。这种状态腰肌不发力收缩,相反是放松、被动拉伸的状态,时间一长腰肌韧带、筋膜等软组织拉伸太久,就会觉得腰疼。长时间拉伸腰肌会形成腰肌劳损,腰段脊椎突出,腰腹部的重量集中压在突出的这几节腰椎上,这时候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。长此以往,腰椎受压整体下沉缩短,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后移,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!

展开全文

看来再这么躺下去,可真要应了葛大爷那句台词“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!”

在这里小编要特别提醒那些身体还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朋友,切勿因为好玩而长时间模仿这种坐姿,这样的姿势对脊柱的生长百害而无一利,青少年的脊柱生长是靠椎体骨骼的发育促进身体的长高,而脊柱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姿势极易导致骨骼畸形发育,最终导致形体出现异常。

那么怎样躺/坐才能既舒服又健康呢?

对于腰肌,彻底放松的时间不能过长,因此不要久坐,经常活动是根本。而对于腰椎,正确的姿势就非常重要了。人体的脊椎并不是笔直的,而是有一定的自然弯曲,脊柱间承压最小的状态就是自然弯曲的状态。

坐着的时候并不是垂直坐姿最好——这时候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腰椎上。最好的姿势是135°仰坐,这时候体重均匀分散在每一节脊椎上,作用在椎间盘和相连肌肉和肌腱上的压力最小。不过135°的坐姿也讲究细节:背部必须保持紧贴椅背,确保脊柱有受力点支撑。这意味着,一张能够调节靠背角度的椅子必不可少。如果椅背固定90度,而强行在椅子里坐135度姿势,悬空的脊柱段又会突出来,对背部和脊椎的伤害同样不小。

其实咱们中国人自古讲究“站如松,坐如钟”,要求站着要像松树般挺拔,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,所谓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所以像“北京躺”这种既不美观又不健康的姿势还是摒弃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