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同治皇帝到底经历了什么?为何会英年早逝?

张英麟的断背

在上述《清实录》的记载中,除了有王庆祺,还有一个“翰林院编修”——张英麟,何许人也?

《清代野史大观》中,有过关于此人的记载:

初为翰林侍读,美丰仪,工度曲,擅谄媚之术。初直南书房,帝爱之,至以五品官加二品衔,毓庆宫行走,宠冠同侪,无与伦比。帝竟与王同卧起,如汉哀董贤故事。

啥意思?

这个品秩仅为正七品、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因为长相秀美、工于戏曲,而且非常擅长谄媚之术,极尽妖娆。经过王庆祺最大程度开发了的同治皇帝,见此美男子,顿生断背之意,将其提拔为从五品“弘德殿行走”的同时,为其加上了一个二品职衔待遇。

于是,年仅十几岁的同治皇帝,在王庆祺和张英麟的“尽心陪伴”下,开始了“汉哀董贤”一般夜夜笙歌,日照不起的断背生活。

爱新觉罗·载澄的致命一击

同治十一年九月,17岁的同治皇帝通过“选秀”,纳得一后四妃,可以光明正大地开始自己梦寐以求的后宫生活。

但是,因为同治皇帝和其生母慈禧太后之间因为“选后”问题而产生了极大的母子矛盾。

慈禧太后中意的皇后人选——富察氏,并不得同治皇帝欢心;而慈安太后举荐的阿鲁特氏,却被同治皇帝一眼相中,顺利册立为后。

“选后”问题上的挫败,让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之间产生芥蒂的同时,也对同治皇帝所选皇后——阿鲁特氏生出嫌隙。为了让富察氏独得同治皇帝恩宠,让皇后阿鲁特氏形同虚设,慈禧太后开始对同治皇帝的后宫生活,横加干涉。

情窦初开、欲望正盛的同治皇帝,在经过上述两人的“高度开发”以后,正值需求旺盛的关键时期,在拥有了中意之人后,却无法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,这让同治皇帝体内压抑的欲望,日积月累,越来越盛。

既然后宫生活不能正常进行,同治皇帝索性将整个后宫全部放弃,开始了在爱新觉罗·载澄带领下的“微服私游”生活。

《爱新觉罗宗谱》有载:

爱新觉罗·载澄,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·奕訢长子,贝勒加郡王衔。

这位威名赫赫的大清皇室宗亲,在清朝历史文献上的记载,以“淫恶不法”、“年少纵欲”、“狂淫无度”等形容词居多。而且,载澄和其父奕訢的关系甚至到了“载澂患病,奕訢不忧反喜,竟日盼其死”的恩断义绝地步。

载澄在其短短的28年生命旅程中,于同族姑姑的香艳故事、于八大胡同的声名遐迩、于皇室宗族的恶少名声,广为流传。

同治皇帝就是在这个皇室近支宗亲弟弟的带领下,开始了留恋烟花之地、花柳之巷的香艳生活。

《清实录·穆宗实录》有载:

同治十三年。庚午。着载澄革去贝勒郡王衔。以示微惩。

载澄虽然是和其父恭亲王奕訢同时获罪,但父子两人之间早已经“情义断绝”,所以载澄受其父奕訢的连累而获罪的原因不大,最主要的获罪原因在于因他与同治帝微服出宫“渔色猎味”之事。

清廷能够不顾皇家体面以皇帝的“风流韵事”为由,对一位皇室近支宗亲严加惩罚,可见同治皇帝在载澄的带领下,有多么的放纵。

同治十三年,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终于尝到了纵情声色的恶果,患上“不能外透之症”,全身上下溃烂成片,流脓腥臭,不治身亡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参考文献:《清史稿》、《清实录》、《檐醉杂记》、《清代野史大观》、《爱新觉罗宗谱》